Author name: 楊慶忠

安平追想曲-2

出乎我的預料,他的學習表現,遠遠超過我的想像! 雖然他國語講得很不怎麼樣,但唱起閩南語歌卻蕩氣迴腸、動人心弦,甚至還可以說是餘音繞樑,三日不絕於耳。 他每次練習的時候,旁邊駐足欣賞的人潮,都會慢慢擠滿社團辦公室走道。附近做運動的歐巴桑、歐吉桑,似乎聞風而至,三不五時就在窗邊探頭探腦。不到三個月的時間,他已經超越幾位資深的學員,一躍而為社團裡的台柱了。 他唱到幽怨的歌曲時,如泣如訴,如慕如顧,緊緊抓住了每個人的心,以致於在開社團評鑑演唱會時,我故意在合唱中加了幾段他的個人獨唱,效果出奇的好,現場評分的幾位女老師都聽紅了眼眶。 和他接觸的機會增多了之後,我才知道先前對他存有不少錯誤印象。比方他的台灣國語,會讓第一次見面的人,誤以為他的中文程度非常糟糕,但事實上,他的語文能力還著實不容小覷。   有一次,我新教唱了洪一峰的「舊情綿綿」這首歌。在學生自我練習空檔,柳退之特地跑到前面跟我說,他很喜歡這首歌的旋律和歌詞,但第一段最後幾句他想改一改。 他說那幾句「………不想你,不想你,為何我又想起昔日談戀的港邊。」可以改得含蓄一些。 我問他想怎麼改,他說,可以改成「………不想你,不想你,為何我又來到昔日談戀的港邊」。這樣一來,埋藏在內心的眷戀,會變得更深邃而又執著。 我聽了他的話有點詫異,覺得這不太像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可以體悟出來的智慧。 當時只好告訴他,尊重智慧財產權是一個現代人應具備的素養,不論你有什麼看法,都不應隨意去更動別人的歌詞。   他們二年制科技大學的學生,由於修業期限短,這學期就開始在編畢業紀念冊了。我看到他在畢業紀念冊的留言欄上,寫了一首五言古詩「霧夜行」,讓我大為激賞。   驟雨乍停歇,蟬唧聲聲催; 歡宴忍終散,舊園仍徘迴; 月隱薄霧昇,路遠多幽晦; 策馬緩且徐,遙見數星輝。   詩句顯然受到柳永著名詩詞「雨霖鈴」的影響,卻又匠心獨具,不落俗套。

安平追想曲-2 Read More »

安平追想曲-1

鶴立雞群 柳退之是我班上很特殊的一個學生。 他的特殊,不單單是在於他文謅謅的名字,也在於他鶴立雞群的外表。他身材高䠷,皮膚白皙,五官輪廓明顯,活脫就像是武俠小說裡劍眉星眸的青年俠客。 但最特殊的,還是他那講話的腔調,他一口比南部人更南部的台灣國語,常讓旁邊的一票人為之絕倒! 也因為外型和口音是如此不相襯,班上頑皮的同學故意給他取個外號……「福佬人」! 「福佬人」顯然很不滿意別人給他取的綽號,但他看起來又像是個有教養的人,所以常用沉默來表示他的抗議。 這個事情我看在眼裡,有幾次很想幫忙他解套。但轉念一想,這也只是同學間的嬉鬧,應該無傷大雅的。直到有一次上課的時候,我無意間聊到霹靂布袋戲,才知道他心裡對這件事有多在意。 我說布袋戲劇中所使用的閩南語對白很文雅,不知道有沒有人對此特別有研究的? 底下隨即有人起鬨地說:「福佬人最有研究了!」。 我並不喜歡當眾叫學生的綽號,但乘著大家的興頭,隨口問了一句:「福佬人,請說說您的看法!」。 想不到柳退之漲紅了臉,正經八百站起來對我說:「老師,我是河洛人,不是福佬人!」,頓時全班哄堂大笑。 從此,「河洛人」的稱號不逕而走,連外系的同學也知道了。   「河洛人」每天準時從安平漁港搭公車來學校上課。他在班上,除了國文成績冠絕群倫外,其餘並不特別出色,做事情也相對低調。但他神情安詳,氣度沉穩內斂,加上穿著得宜,不經意地就會流露出一種好像系出名門的感覺。 我除了教授他們班的程式語言課程之外,也在學校社團「台灣民謠社」擔任指導老師。 有一次教唱練完「春花望露」這首老歌,我準備開車回新營的時候,忽然看見「河洛人」在停車場等我。 「老師,偶粉想參加台灣民謠社!」……………. 「河洛人」要求加入社團,但他的口音讓我覺得有點好笑,本想找個理由委婉勸退他。 但繼而一想,學生總是需要一些鼓勵的。合唱團是一堆人合著唱,只要不太離譜,想要穿幫也沒那麼容易,古時候不就是有濫竽充數的典故嗎?而且柳退之看起來還沒那麼糟,所以當下就同意他隔週過來一起練習看看。

安平追想曲-1 Read More »

Shopping Cart